〔附图〕出血!骨折!烫伤!我们必须掌握的应急措施
10月金秋,大家是不是都在享受着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呢。长假虽好,但是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、人群拥挤,非常容易发生跌倒、碰伤等意外情况。
即便是呆在家里,也有可能发生意外,造成外伤流血、烫伤等,特别是老人,还可能出现误咽等问题。今天,我们就为您介绍一下,在出现这些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应急方法,万一遇到突发状况,也可以冷静应对。
如何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持镇定
如果眼前有人受伤、倒地不起,大多数人都会慌乱不知所措。出事时我们要想镇定,首先要记住以下几个要点。
<突发事件时的应对准则>
①沉着冷静、不慌张。
② 找人帮忙,尽量不要单独面对紧急情况。
③ 尽可能不要离开现场,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联系救护车。
④根据需要进行紧急处理。
说到紧急处理,您知道是指什么吗?
紧急处理:对突发的外伤和疾病进行的应急处理,而不是治疗外伤或疾病的医疗行为。
紧急处理不同于需要医师证或官方认可资格的医疗行为,意外发生时,无论是谁都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应急常识和必要的技术。
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
现在就让我们针对具体状况来看看相应的应急措施吧。
外伤出血时的紧急措施
<大出血的情况>
✔尽快采取止血措施。
✔拨打120呼叫救护车。
<止血方法>
◼️直接压迫止血法
①确认出血部位。
②将清洁的纱布或毛巾重复折叠形成厚度后,使劲按住伤口。
③如果单手按伤口也不能有效止血,就用双手同时按或者通过自身体重来压迫伤口。
④尽可能让出血的部位处于高于心脏15到30厘米的位置。
※注意事项
・为了防止感染,尽量不要直接接触血液。
・尽量使用清洁的毛巾类物按住伤口
・为了止血而用细绳捆住手脚的话,反而会损伤神经或肌肉。因此,请勿盲目进行处置。
骨折时的紧急措施
骨折大致可以分为“非开放性骨折”和“开放性骨折”两类。
非开放性骨折:
也叫皮下骨折,是指骨折处皮肤无损伤,或者骨折处没有和体表的伤口相通。
开放性骨折:
是指骨折处和体表伤口相通,尖锐的断骨从体内穿透体表暴露在外。开放性骨折往往“神经・血管・肌肉损伤严重”、“出血量大”、“感染风险高”,治愈需要更长时间。
如果有出血,需要优先止血。无论是否有出血,都谨记不要触碰骨折处。询问伤者疼痛的程度,直接送去医院就诊,或是拨打120呼叫救护车。
<应急措施>
✔确认疼痛部位和程度。
✔如果有出血先止血。
✔不要试图将骨头恢复原状。
✔如果怀疑骨折,用夹板夹住伤处,用毛巾或三角巾等固定。
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三角巾固定吧!
烫伤时的紧急措施
烫伤根据面积和深度来判断紧急程度。发生烫伤后不久往往难以判断烫伤的深度,因此首先来确认烫伤面积,烫伤面积越大伴随的危险也越大。
烫伤面积越大,血液成分流失越多。特别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烫伤,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20~30%时,就可能出现休克危险。
烫伤深度一般通过皮肤状态和疼痛程度来判断。
烫伤深度 | 外表和症状 | |
1度 | 表皮烫伤 | 皮肤变红,有灼热感。 |
2度 | 真皮烫伤 | 起水泡,有强烈疼痛感。 |
3度 | 全层烫伤 | 皮肤干燥,无血色、颜色惨白,还可能有烧焦部分,对疼痛已无感知。 |
<应急措施>
程度较轻的烫伤
✔尽快用清洁的冷水冷却患处,冲水15分钟以上,直到没有痛感。
✔通过冲水充分冷却后,用清洁的纱布保护好伤处,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。
✔烫伤处如有衣服覆盖,连带衣服一起冲水冷却降温。
✔注意不要碰破水泡。
✔不要在烫伤处涂抹药物或油。
严重烫伤
✔大面积烫伤时,用清洁的床单包住身体。
✔如果伤势严重但面积不大时,用清洁的纱布或毛巾保护好患处。
✔严重的烫伤,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冷却伤口上,要尽快去就医接受专门的处置。
误咽时的紧急措施
所谓误咽,是指食物或饮料误入气管的情况。误咽会导致异物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,需要特别小心。
<应急措施>
✔如果能看见噎住的东西,可以用手指抠出来。为了防止感染,掏之前用手绢或毛巾包住手指。
✔让误咽者使劲咳嗽,自行将异物咳出。
✔误咽者还有意识的情况下,试着用背部敲打法、腹部冲击法来排除异物。
※注意事项
・如果中途发现老人失去知觉,立刻为老人进行心脏复苏。
・进行腹部冲击法后,虽然成功排除了异物,但是有可能会使内藏受伤,因此务必要去就医检查。
・腹部冲击法禁用于孕妇和婴幼儿。
预测老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
作为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,我们有必要了解上述急救方法。不过在发生的紧急情况当中,有一部分是可以预料的。尤其是针对老年人,可以通过老人平时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患有认知症,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作出预测。
有心血管疾病 → 可能发作心脏病
走路平衡性不好 → 可能摔倒
有认知症症状 → 可能有异食行为(将不是食物的物品放进嘴里甚至吞咽的行为)
吞咽能力下降 → 可能误咽
事先预测这些可能性,向主治医师询问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,将这些应对方法与家人和照顾老人的介护人员共享,都属于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。
突发意外时,人往往会方寸大乱。为了让我们可以沉着冷静地应对,不仅要了解出事时的应对方法,如果有机会参加急救教室等各类科普型活动,推荐大家去亲身体验实际的操作。为了保护身边的亲朋好友,也请您转发这些内容,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这些实用的应急方法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