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觉得ta什么都不记得了,但其实…
说起来老龄化的问题,想必大家都知道,日本早成为“超老龄社会”。老龄化带给社会各种影响,其中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就是,认知症的老年人逐年增多的问题。
而另一方面,其实中国的认知症老人的现状同样非常严峻。目前,中国的认知症老人的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人,同时每年以1.4%的速度递增,总数和增速都是全世界第一。如果不及时采取对策,已有预测显示2020年将会有2000万认知症老人。
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,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症老人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。但是整个社会对认知症的认识和理解却还远远不够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认知症的概念和症状,以及由于“上了年纪引起的健忘”和“认知症引起的健忘”的区别在哪里。
目前在中国,还有很多人把“认知症”称为“老年痴呆症”。日本以前也像中国一样,使用“痴呆症”这个名称。然而大家逐渐认识到,“痴呆”是一个贬义词,并且带有侮辱人的性质。于是,2004年厚生劳动省在经过研讨会和征集了国民意见之后,决定统一使用“认知症”这个名称。
什么是认知症?
认知症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脑细胞死亡、或是脑细胞功能低下,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影响正常日常生活的症状。
认知症的原因
造成认知症的主要原因,是以阿尔兹海默症为代表,脑细胞缓速地死亡、导致大脑萎缩的一种叫做“神经变性病”的疾病。 认知症的发病,近7成是因为“阿尔兹海默症”引发的,占据的比例最大。除此之外,还有因为脑梗或脑出血导致大脑缺血缺氧造成的“血管性认知症”,以及因为一种叫“路易体”的物质在脑部堆积造成的“路易体型认知症”。

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认知症当中,既有可以通过治疗得以改善的类型,也有可以通过药物延缓症状恶化的类型。如果家人可以在认知症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,帮助老人获得适当的治疗,使得症状减缓的情况也是有的。因此,如果感觉家中老人的言行和往常不同,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小细节,留心观察非常重要。
我们常说的“健忘”和认知症的异同点
一说到认知症,可能有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“健忘”。但是,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大脑功能都会衰退,即便不是认知症,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,忘这忘那的情况。
事实上,“认知症的健忘”和“上岁数的健忘”,相似却又不相同。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吧。
现在您明白了吗?如果是因为上岁数造成的健忘,老人会有意识到自己健忘,知道自己爱忘事,如果有人提醒还能把忘记的事情再想起来。然而认知症老人完全没有这种意识,同时由于判断力下降,即便给予暗示和提醒也无法回忆起来。
由于丧失了做过某件事的记忆,所以就可能出现以下这样的场景。比如,“刚刚吃完饭,就会问家人什么时候吃饭”;或者“明明是自己不记得约定好的事情,反而发起火来坚持说根本没有约定过”等等状况的发生。
您知道吗,认知症其实有许多症状,并不是只有“健忘”这一个表现。
核心症状和行为・精神症状BPSD
认知症的症状大致可以分为核心症状和行为・精神症状(BPSD)两大类。核心症状是由于脑神经细胞遭到破坏引发的症状,最具代表的就是记忆障碍和定向障碍等表现,具体的表现程度虽然因人而异,但是基本上在所有认知症老人身上都会观察得到。
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例子,记忆障碍的特点是会完全丧失对某一个经历的记忆。老人可以记住年轻时的往事,但是往往想不起来最近发生的事情,出现“断片”式的失忆。
定向障碍,则是指无法辨别时间、场所、人物。因此会出现出门遛弯却找不到回家的路,穿衣混乱没有季节感,无法辨认共同生活多年的家人等情况。
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,认知症还有判断力下降和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。判断力下降表现为,可能会在冬天穿着夏天的衣物就出门了,牙齿不好却偏偏挑选坚硬的食物的症状。而执行功能障碍则表现为,因为无法正确安排做事的前后顺序,无法完成做饭、收拾屋子等这些日常生活行为的症状。
行为、精神症状(BPSD)则是由于核心症状的影响,在行动和心理方面显现的问题。具体情况包括在精神方面出现各种假想、抑郁、紧张感、提不起精神等情绪障碍,还可能出现到处徘徊不回家、兴奋、攻击性、暴力行为等异常行为。
BPSD症状是以大脑的功能障碍为前提,同时加上本人性格、生活环境、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。因此症状也是因人而异、各有不同,同时还可能因为接触的人和所处时间段的不同而改变,这些都需要特别留意。
得了认知症就什么都不会了吗?
可能有的人觉得认知症也是不治之症,一旦患上认知症,人就会变得什么都不会做了。其实,事实并不是这样,认知症绝对不是什么都不会做!
请大家看看这张照片。这些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卡片游戏的老人,其实都是认知症老人。

这些认知症老人不仅理解卡片游戏的规则,而且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,社区活动中心的氛围看上去也非常轻松愉快。
即便是患有认知症,也不意味着老人就什么都不会做、什么都不能做了。虽然他们可能记不住眼前发生的事情,但是往往保留着过往的回忆,以及年轻时擅长的能力等等。只要周围的人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帮助,并且注意交流方式,他们完全可以继续力所能及的事情,同样有机会在家庭或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能力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与认知症老人交流,如何去帮助他们呢?
接触认知症老人时的注意事项
虽然认知症老人的认知功能水平下降了,但是他们对周围人的态度和反应非常敏感。因此家人和护理老人的人都要记住以下三原则,给予认知症老人足够的理解和关怀。
・不惊吓
・不催促
・不伤害自尊心
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并记住的是,以前理所当然能够做的、知道的事情,突然变得什么也做不了、什么也不知道,当中最痛苦、最煎熬的莫不过是认知症老人自身了。在理解他们的情绪之后,我们能做的首先是保证他们的安全,其次用温和的语气,清晰缓慢的话语和他们对话。做到不心急不焦躁,同时注意倾听。
另外,认知症老人在自己的心里构筑着属于自己的世界。我们可以尽量去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世界,不否定并且去靠近他们的世界,这也是让能够让老人感觉安心的要点之一。
我们真诚地希望,今天的内容能帮助您更好的理解认知症。今后也许您会遇到认知症,或者身边有人患上认知症。对于认知症老人,我们需要有正确的理解,不带有偏见,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提供帮助,这才是全社会都需要的姿态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作为更为“特殊的人群”,他们这些可爱的老人,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爱和理解。